禽流感保命手冊 - 新新聞  10/20/05

Q:如何分辨普通感冒和禽流感?

A:H5N1 禽流感病毒會引起發燒、咳嗽、全身痠痛,伴隨著咳嗽與喉嚨痛等,有些也會出現結膜炎症狀,然後惡化成病毒性肺炎及其他併發症,如嗜血症候群。根據最新的越南禽流感臨床病情發展,在接觸活體禽類後約三天左右會開始出現病症,發燒約為三八‧五~四○‧○℃,除了一般上呼吸道不適的症狀外,約七成會出現腹瀉或結膜炎,並有血小板偏低及淋巴球降低的現象,胸部X光會有顯著的浸潤性肺炎樣異常。人類禽流感所引發的症狀和流感類似,但比一般流感容易影響肝功能,也較易引致淋巴細胞減少及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Q:禽流感有沒有潛伏期?潛伏期期間會不會傳染?

A:感染禽流感臨床症狀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潛伏期期間的感染力低。但因為潛伏期到症狀發作的期間非常短,有一段模糊的症狀發作前期,那段時間具有感染力,且潛伏期、症狀前期與症狀發作期的界線難定,一切還是小心為妙。

Q:禽流感的真正致命之處?

A:醫師表示,禽流感本身並不可怕,但是可能引發的併發症才是真正致命之處,例如肺炎、糖尿病、腎病、哮喘等都可能奪取免疫力較弱的老人、兒童的生命。

Q:感染禽流感死亡的比率有多高?

A:一般而言,禽流感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一○○%。

Q:要不要像SARS期間一樣,每天量體溫?

A:平時應做好自我體溫檢測,如出現感冒症狀就要戴上口罩,盡速至新型流感採檢醫療機構就醫診治,以免感染他人。

Q:多用酒精可以消毒掉禽流感?

A:流感病毒在七○%的酒精中或含氯環境中不具活性,因此環境表面消毒建議使用中性清潔劑及除污劑即可。

★ 預防注射,有效嗎?

Q:對防治禽流感而言,現在花七百元去打一般流感疫苗有沒有效?

A:鼓勵民眾去施打流感疫苗。

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流感小組發言人李明亮表示,現在施打疫苗的宣導做得很不好,一邊叫民眾去打、一邊又說疫苗對禽流感沒效,讓老百姓眼花瞭亂。事實上打疫苗的作用在於:

1.可以在疫情爆發後,有效區隔季節性流感和禽流感。

2.用疫苗控制住季節性流感,才不會讓民眾亂用克流感之類的藥物,避免病毒產生抗藥性。

3.可以避免病毒基因重組的機會。

 

Q:應接種疫苗的特定群眾是哪些人?

A:特定群眾如下:

1. 所有預期接觸禽隻或疑似感染或已確定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養殖場之所有人員,特別是(a)負責屠宰雞隻的人員,及(b)在疑似或已確定感染H5N1病毒或已開始進行屠宰的養殖場附近居住或工作的人。

2. 照顧已知或證實為感染H5N1流感病患的醫護人員。 3. 即使在疫苗充足的情況下,在證實受H5N1病毒感染的急診場所工作的醫護人員。

Q:施打一次疫苗後,即能終生免疫?

A:祇能暫時免疫。根據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禽流感病毒的變異性很大,目前所施打疫苗亦不能達到完全預防的效果,疫苗可以暫時免疫,但持續的時間則還不確定。所以才會每年都要施打流感疫苗。

★ 預防用藥,有效嗎?

Q:每天吞克流感對防治禽流感有用?愈早吃愈好?

A: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流感小組發言人李明亮指出,克流感雖然不是絕對治療有效的藥,但重要性在於,染病後四十八小時內服用,患者身上及排泄物中的病毒量就會大量減少,這對疫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民眾不要自己在家亂吃藥,因為克流感是很特殊的藥,會吃出抗藥性,所以民眾不要過度恐慌而囤藥濫用。

Q:台灣的克流感安全儲量,夠嗎?

A:不夠。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克流感安全儲存量至少應達總人口數二五%以上,意即台灣至少需準備五百七十五萬人藥量,但目前全台儲備藥量不到三%。

Q:克流感要去哪裡買?

A: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在兩年前採購近二十三萬人份的克流感,其中一批的保存期限到今年八月底,現在民眾就算在藥房還買得到,可能都過期了。

Q:民間許多傳說的中草藥偏方,到底有沒有用?

A:沒有直接證據。國衛院台灣流感小組發言人李明亮指出,中草藥是最後的防線,國內的專家也有在做相關的研究,但是有效與否需要經過很考驗,很多民間偏方草藥,對於間接增強免疫力或是直接殺死病毒方面目前都沒證據。

Q:八角最近成為抗禽流感熱門商品,真的有效嗎?

A:根據台灣羅氏藥廠指出,克流感的主要原料中草莽酸,的確是從八角提煉而來,但所用的八角是生鮮貨,至於市面所售的八角屬於乾燥品,處理過程中重要的草莽酸所剩無幾,雖然都是八角,但是差很多。

★ 得戴N95口罩嗎?

Q:SARS時剩下的N95口罩現在還能不能用?

A:疾管局表示,過去SARS期間疾管局對這些防護物資有留用制度,中央和地方皆有倉儲,在效用期未過時皆可留備待用。

Q:口罩一定要N95嗎?一般棉布製成的口罩是否能防範?

平常可使用外科使用的口罩,如有流感症狀可配戴就醫,但防護措施程度要看個人身處環境所感染禽流感風險的大小而定,若是處於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防護層級自然要提高,不祇是N95,恐怕要用到T100。

★人跟人之間,要保持距離?

Q:爆發禽流感的時候是不是看到人鼻塞、流鼻水、咳嗽、打噴嚏最好遠離?感染後,能不能親嘴?做愛?蚊子會不會導致人類感染?

A:患者不能與伴侶發生親密關係。禽流感可通過經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途徑傳播, WHO研究指出,禽流感病毒能長期存活在受感染的禽類糞便、水、紙巾中,且在低溫環境中存活時間更久,在冷凍物體中更可無限期生存。專家認為禽流感的擴散主要是通過糞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氣而傳播,另外吸血昆蟲可傳播病毒,帶毒的種蛋可進行垂直傳播。

Q:如果因禽流感致死,可以碰觸遺體嗎?

A:疾管局表示,病毒在遺體中會存活一段時間,但傳染能力則大幅減弱,相關單位會照既定的標準程序作業,將受感染的遺體做處理。

Q:媽媽得了禽流感後可不可以餵小孩母乳?

A:最好不要。疾管局表示,由於哺育母乳時,母親和嬰兒有較多的接觸機會,母親受感染的治療期間,還是先暫停哺育母乳。

Q:醫生治療的時候要不要穿防護衣?

A:位於第一線的醫療人員,面臨感染禽流感的風險較常人高出許多,故診治病患時的防護層級自然比較高。而所有在醫療單位中的工作者及訪客,都必須遵守「標準感控措施」,包括:

1. 洗手。

2. 當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及分泌物時,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3. 適當處理用於病患的儀器設備及被單。

4. 避免針扎事件。

5. 注意環境清消與適當處理醫療廢棄物。

★ 發現不對勁時,怎麼辦?

Q:如果從疫區回來之後發燒,可以前往哪些醫院判斷是否為禽流感並治療?

A:從爆發禽流感的國家回國後,若有發燒和呼吸道疾病徵狀,應填妥「SARS及其他傳染病防制調查表」,並戴口罩至和衛生署合作的新型流感採檢醫療院所做檢查,告知醫師接觸史、工作內容、旅遊史等。

疾情通報或諮尋專線:1922或0800024582 流感合作醫療院所:http://203.65.72.83/influ93/pat/pat.htm

Q:得了禽流感以後需不需要隔離?

A:當家中有病患時,醫院對於病人會啟動「感染控制預防措施」。而感控措施的重點,除了將病人安置於單人房隔離,感染相同病原之病人亦可設定特定區域收治。

Q:如果家裡有人有得、有人沒得,要隔離觀察嗎?

A:以目前台灣尚無病毒流入來看,疾管局會以「自我健康管理」的方式要求與疑似感染病人有密切接觸的民眾,同時會定時打電話關心這些民眾的健康狀況。若未來國內出現病例,疾管局將在必要時不排除移送至隔離場所。

★ 警報何時開始?何時解除?

Q:什麼狀況下要封鎖住宅、社區?停止上班、上課?大眾運輸系統在何種情形下可能停駛?

A:疫情到達B級程度以上,衛生署會根據情況向行政院做出建議,指揮小組將評估情況後,再行通知各部會做出相關因應決策。

Q:禽流感是不是像SARS一樣有季節性?候鳥季過後就沒事囉?

A:防疫局指出,由於每年候鳥會於冬季時飛往溫暖的南方,因此從年底至明年四月,將會面臨禽流感的危機,若以此角度來看,每年候鳥南遷所帶來的禽流感或許可說為是一種「季節性」的疾病,等到四月過後到七、八月間,流感危機可說是暫時消減。

★ 怎麼吃,最安全?

Q:是不是把家禽煮熟後吃就不會感染禽流感?

A:雞肉、鴨肉及蛋品一旦加熱煮熟,就可將病原菌殺死。烹煮的方法是將雞肉、鴨肉及蛋品加熱到中心溫度達到七○℃以上達三十分鐘。煮熟的菜餚如果沒有一次吃完,最好放到冰箱保存,吃之前再加熱至肉的中心溫度達七六℃以上才安全。

 

Q:若將雞肉和魚肉擺放在一起,雞肉上的病菌有沒有可能傳染到魚肉上?

A:病毒在死亡的生物體中沒有繁殖的能力,經過一段時間後,病毒就會死亡。所以病毒在死亡的生物體中是處於一種被動的傳播,祇要不刻意將其和其他食物混食,應無傳染之虞。

★家禽感染怎麼辦?

Q:如果發現飼養的家禽疑似感染禽流感要跟誰聯絡? A: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宋華聰表示,若發現家禽有疑似感染症狀,首先通報醫療院所,醫師再行診斷後視情況做處理。

Q:如果家裡的家禽發現感染了,非撲殺不可嗎? A:非撲殺不可。國衛院台灣流感小組發言人李明亮指出,一旦家禽出現狀況,國賠是殺多少補助多少,這是為了避免疫區的傳染途徑是飛禽傳給家禽,家禽傳給人。

Q:祇要不碰觸糞便,摸摸家禽沒關係?被鳥大便滴到會不會有事?

A:建議適當保持距離。由於接觸感染亦為禽流感感染途徑之一,故在不確定家禽是否感染時,和家禽適當地隔離比較安全。由於大量病毒存在於鳥禽類排泄物、污染的灰塵和土壤中,鳥與鳥間亦可藉由吸入含有病毒微粒空氣而被感染,因此,染病野鳥的排泄物亦可能成為傳播病毒的途徑之一。

Q:雞兔能不能同籠?SNOOPY和WOODSTOCK還能不能一起玩?

A:不能。疾管局表示,禽流感病毒變異性高,跨物種傳播的能力也很強,犬、貓科動物都有可能被傳染。